近期,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将其针对中国的SWOT分析法称为“敢于’减少’中
国”。比起反映经济现状,这个标题其实更多地表达了当下的政治情绪和公共辩论。尽管在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封城,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是稳定的。预测2022年4%的经济增长,在绝对
值上甚至高于2017年的近7%。 同时,德国政界也慢慢意识到,与中国脱钩对德国经济来说
既不可行也不理智。从纯粹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将会在很多领域出现需要经济合作的必
要。因此在中国的投资业务以及与中国合作的投资业务将在2023年拥有许多新的机会。
尤其以出口业务为主并通过经销 商结构在当地运营的公司,为了 保持竞争力,必须更加关注中 国和亚洲。虽然德国企业在过去主要是以低 廉的劳动力成本为动力而前往中国开创业 务,但后来则常是因中国国内市场对于来自 德国中小企业的B2B产品正在增长的需求。 如今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改革创新 的地区,或者至少作为其他亚洲客户的产 品愿望的来源。因此,企业们有机会在中国 的创新环境中,在拥有23亿人口、平均年龄 比西方世界小得多并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 上,大规模地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经在部分行业拥有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的生产能力,在技术领域中也在 增加。
增长中的光伏市场
光伏产业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欧盟委员会 正在追求至2025年将光伏装机容量扩大 到300吉瓦的政治目标,目前欧盟的生产 能力<10吉瓦。光伏如今正在经历快速增 长,2022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0%(出口:+110%,350亿美元,>100吉瓦)。根据Apricum的分析,20家中国公司计划 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境内建设达到380吉 瓦的光伏制造能力。这与欧盟专员Thierry Breton公开到2025年在欧洲建立20吉瓦光 伏制造能力的目标相比显示了中国的领先 程度,但同时也表明了设备制造商参与中国
市场的机会。 许多技术性的预加工工作是在欧洲进行 的,可以说在这里德国直接错过了成为全方 面供应商的机会。从在细分领域具有技术 领先地位的中型公司的角度来看,必须要 身在中国以便能够提供本地生产和本地服 务。以centrotherm为例,它于2018年在中 国建立了工厂,其总部同时在昆山设有子公 司。它在当地成功地制造了包括外围设备的 用于太阳能组件生产的热电厂,并在中国的 高端市场达到了成功的销量。在此基础上, 该公司有能力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扩张。
机器人产业指向未来之路
另一个在北京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是机 器人产业。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 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再次大 幅提高,目前为每万名员工拥有322个机器 人(2020年:246/10,000)。这意味着中国 的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了美国每万名员工 274个机器人(德国:397/10,000)的数据。 然而,机器人制造业的情况与光伏或氢能 技术不同。A BB、发那科或安川等外国制 造商仍然主导着市场,而SIASUN、EFORT或 Estun等大型中国制造商则相对稳定地运 作并占约约为30%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迄今为止主 要活跃在国内市场,其出口配额不到10%。 只有在少数情况下部分公司会在欧洲有所 活动,如Estun自2017年起在意大利拥有一 个研发中心。欧洲公司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那些没有参与在中国市场上的人,将错过目 前当地—部分因监管的减少而增长地—在 协作机器人、人工智能的使用或自动光学 识别方面的发展和客户需求。应该赶在中 国企业即将开始插手西方市场之前—比如 在机械工程的某些分支和电动车领域势 头已经很明显了—去了解他们的竞争和技 术!
从中国到世界市场
全球经济产出和人口的30%分布于日本、中 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成员 国。随着亚洲贸易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RCEP)(东盟加上上述五个国家, 不包括印度)于2022年初生效,从中国打 入亚洲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联合国贸易 和发展会议(UNCTAD)估计通过该协议, 主要生产与RCEP地区的货物和商品的关税 将降低92%!贸发会议预计,RCEP区域内的 货物出口将增至420亿美元,日本、中国、韩 国和澳大利亚将从中获利,而来自欧盟以出 口为重点的公司将成为大输家,损失将高达 83亿美元。由此看来,为了保持竞争力,需 要在亚洲创造本地价值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背景下,GTAI制定了一些对德国中 小企业及其出口产品高度相关的例子。以从 日本进口到中国的内燃机为例,如果其中来 自日本的加工部件超过40%,就不必支付关 税。达到这40%而免税,取决于零件(如活 塞)是否来自非RCEP国家(如德国),还是 在RCEP区域内生产,这40%也可以累计来自 其他RCEP国家,以满足日本的关税优惠。原 产地的配额对各个产品有所不同,但显而 易见的是,来自欧洲的零部件将更难达到 必要条件,而亚洲的制造商将战略性地寻 找保险起见的方法来满足配额要求。 中国对德国工业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 为中国仍然为开拓亚洲市场提供了非常好 的基础:优质的的供应链、熟练的工人、 不断上涨但仍属于适当范围内的的成本结 构、监管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通常已经存 在的企业组织结构。
结论
也许最终,在名不见经传的亚洲制造商带 着他们的技术推入欧洲时,欧洲才会终于 意识到没有在亚洲当地进行竞争和创新的 风险。欧洲在电池技术发展方面的失败, 以至于韩国和中国现在跻身成为此项技术 的全球领导者,这应该足够成为市场的教 训和动力。在2023年,企业应该为自己的 未来设定方向,机智地“敢于’更多’投资 中国”。
Dr. Christian Haug
克里斯蒂安·豪格博士(Dr. Christian Haug)是启德航管理服务公司 (Startup Factory China)的合伙 人和总经理。该公司是中小型公司的 生产型专业孵化器,服务在中国的德 国企业以及由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和 中国工信部选定的智能制造双边典范 项目——昆山蕴启工业智能制造实验 室有限公司(Smart Factory Kunshan) 。他在中国有20年的创业经 历,为德国中小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 企业和自己的组织提供业务支持。
Dieser Post ist auch verfügbar auf: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