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6

安顾集团(ERGO)入股泰山保险(Taishan)

ERGO Logo
Quelle: AdobeStock © Tobias Arhelger

安顾保险集团(ERGO)以8.82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山东的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Taishan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约25%的股份。这样,隶属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ünchener Rück)的杜塞尔多夫保险集团一举成为了这家全国性财产保险股份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此次尚待监管部门批准的入股将通过增资来实施。通过这种方式,迄今为止由12家国有企业共同组建的泰山保险公司第一次获得私人资本注资。

这此入股符合安顾保险公司(ERGO)至今在中国的定位。2005年,该保险公司通过建立旅行和健康保险的业务而打开了中国市场。八年后,他们通过与国有企业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人寿保险业务。去年,ERGO在中国开设了地区总部。ERGO中国首席执行官于尔根·施密茨(Jürgen Schmitz)对此表示:“这项战略性投资是进入中国财产险和意外险市场的重要切入点,它将补充我们在中国现有的人寿和健康保险业务。与泰山一起,可以增强我们的创新和竞争力。”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

安顾保险集团(ERGO)在泰山保险的入股反映了现在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与日俱增的重要性。这样的增长还远未达到它的极限。根据瑞士再保险(Swiss Re)的一项研究,在中国赚取的保费收入将从2018年的约5,000亿欧元增加四倍,达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约2万亿欧元。这也是中国保险市场日益开放的另一个例子。

近年来,北京方面将持股比例进行了上调,直到去年,外资全资控股的金融企业也获得了批准。例如,安联保险(Allianz)是在此进程中第一家获得许可的外国公司,在没有国内合伙人的情况下经营保险公司。顺理成章,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集团也正在计划完全接管目前仍与合作伙伴中信集团(CITIC)一起运营的中国人寿保险业务。而汉诺威再保险(Hannover Rück)近年来也一再地增加其中国子公司的股本。

大众接管

VW Logo
Quelle: AdobeStock ©

这家总部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公司早就立下目标,要与其竞争对手宝马并驾齐驱,并获得其中国合资企业的多数股权。目前,至少与江淮汽车集团(JAC Motors)共同运营的江淮大众汽车公司的相关计划正在落实中。大众希望增持该合资企业75%的股份,并掌握江淮大众汽车的管理权。

据江淮汽车称,大众汽车将通过增资提高其合资企业的股份,以45亿元人民币(约5.6亿欧元)的价格认购新发行的股份,从而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份。江淮汽车又将认购价值8.4亿元人民币(约合1.05亿欧元)的新股。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到74亿元人民币。自中国发改委于2018年取消了汽车制造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后,大众汽车成为了除宝马外持有最多合资企业股份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此外,大众还计划投资其中国合作伙伴并收购其50%的股份。为此,沃尔夫斯堡计划再准备5亿欧元。两项交易还需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这应不成问题。

专注电动交通

大众计划与江淮大众汽车继续专注于生产电动汽车。目前已设计了五种新车型,在2025年之前,每年将能生产25万辆汽车,目标销售额为300亿元人民币(约37.5亿欧元)。到2029年,产量将逐步增加至40万辆,届时预计销售额可达到500亿人民币左右。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大众计划投资至少10亿欧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为此还将在安徽合肥建设新工厂。

然而,到目前为止,下萨克森州在江淮大众一事上还是不走运的。相比起与一汽和上汽的合作,成立于2017年的江淮大众作为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的三家合资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家,迄今仍毫无收益。在过去两年中,江淮大众汽车累计亏损6.3亿元,2019年的营业利润仅为2.2亿元人民币。大众接管江淮大众以及投资江淮是短时间内在中国的第二次行动。就在几天前,这家汽车制造商才宣布投资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

肺部药物及实验室开放经第二次批准于七月实行

Boehringer Ingelheim Webseite auf Smartphone
Quelle: AdobeStock © piter2121

这家位于莱茵河畔英格海姆(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制药公司于6月8日在微信频道上宣布,Ofev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第二批批准。在此之前该药物仅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现在也可以用于治疗由系统性硬化症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 这使得Ofev成为中国治疗此类疾病的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药物。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非常罕见但可能致命的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尽量延迟其病程的发展。该病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其肺功能会在确诊后的三年内显著下降。Ofev大大减缓了这种下降。经批准,治疗费用预计将由中国的医保公司承担。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这种药物非常昂贵:在中国,每半个月的剂量,30片含150毫克有效成分的药物,其价格为11200元人民币(约1400欧元)。

不久前该药物在美国和日本获得了第三次许可,用于治疗慢性纤维化肺病。 为此勃林格公司(Boehringer)在去年12月也同样申请了在中国的批准。而且,他们还和中国相关机构一起研究该药的其他使用可能性。

上海的新实验室

总之,中国对于这家德国制药公司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体现在计划于7月在上海开设的第二家BI X实验室。

“数字实验室”的概念旨在利用数字创新来扩展和加速针对人类以及动物的治疗方案的发展。该公司的观点认为,东西方的数字格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上海开设新实验室是顺理成章的一步,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并满足中国患者和客户的需求。

位于上海的实验室将与2017年在英格海姆总部成立的首家BI X实验室紧密合作。同时,他们还希望加强外部伙伴关系以及与本地创业公司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勃林格公司(Boehringer)已向新实验室投资300万欧元,首先为“数字人才”创造20个工作岗位。

在华布局充电桩

Quelle und ©: YiCai Global

昨日(6月3日),即本周三,宝马(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扩建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宝马将通过合作接入国网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拓广其充电基础设施分布。现有的充电桩规模将一举实现翻倍,提升至27万根,其中包括8万根直流快充电桩。宝马和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合作运营的充电网络将覆盖5万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通过此次合作,宝马还成为了国有企业合作伙伴中首家全球汽车制造商。

两家公司还计划在研发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各式各样的充电领域前瞻技术,制定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研究车-桩-网互动技术。宝马希望能将纯电动车充满电的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内。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还希望为客户提供“数字化一站式充电体验”。 宝马用户将能通过宝马云应用程序进行搜索充电桩,监控充电过程以及付款等操作。因此,该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商希望进一步个性化这些服务,从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以满足其各自需求。与网络服务提供商腾讯的成功合作正为这些计划奠定了基础。

斥资数十亿美元的研发

根据协议,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将在今年内再建设7.8万根充电桩,从而确保中国公路网的充电桩覆盖范围更大更广。宝马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共投资300亿欧元以上进行研发。迄今为止,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公司已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他们预计该数字到明年年底能够翻倍。而宝马与国家电网电动汽车之间的合作使中国现有的充电站规模翻了一番,这是实现目标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迈科珍生物技术获380万美元A轮融资

Quelle und ©: MicroGen Biotech

工业污染和工业化农作物产量导致食物中含有重金属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稻米、小麦、可可和绿叶菜会吸收这些重金属残留物,并通过食物在人体中不断累积。摄入重金属的会引发中毒和致癌,尤其对婴幼儿影响很大。多达95%的婴儿食品中含有有毒重金属。迈科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icroGen Biotech)的微生物组技术能够阻止农作物吸收重金属,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性。

迈科珍生物技术:在华进行大规模田间试验

迈科珍生物技术目前已从A轮融资中筹集了350万美元。“此次融资对于我们在北美和欧洲施展抱负至关重要。”创始人刘雪梅(Xuemei Germaine)博士说到。该公司如今有能力加强团队建设,扩大生产力度并加大对新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投资。

此轮融资由Fulcrum Global Capital领投,The Yield Lab Europe参投。拜耳作物科学美国分公司(Bayer CropScience USA)前首席执行官比尔·巴克纳(Bill Buckner)也加入了迈科珍的咨询委员会。

仅在中国,就有19.4%的耕地含有污染物。因此,中国计划通过“食品安全和土壤清洁”项目减少重金属。在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的试验田进行试验之后,迈科珍生物技术已在中国农业部注册了两种产品,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产品。

应用于土壤修复

迈科珍的EcoPiling技术还可通过分解煤和油的残留物而达到修复土壤的作用。它已被用于爱尔兰最大的生物修复项目中清除油污,并得到了中国环境部的认可。迈科珍宣布已成功清理了中国第二大油田的油污土壤。

迈科珍生物技术由刘雪梅博士于2012年在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成立。该公司总部位于爱尔兰卡洛,在中国山东省设有子公司。

 

该文献由goingpublic.de提供。
(来源仅有德语界面。)

电子杂志新期刊

Quelle: AdobeStock

您随即便可在新一期的电子杂志中阅读所有当前文章:

在本次的封面故事《买家时刻》中,我们分析了令人担忧的收购潮并未出现的原因。

其一,德国再次收紧投资监管。托马斯·魏德利希(Thomas Weidlich)深入分析新法规,并列举了制定日益宽松,注释却越发严格的法规对德国经济的后果。

相反,收购中国公司的法规依旧未变。如果您作为中国集团的德国子公司不被允许在中国收购公司,那么您必须了解如何获得帮助:特思通集团收购安徽中鼎胶管制品有限公司

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前,中国的人事状况就有其特殊之处。邱少荣和克里斯蒂娜·霍巴赫(Kristine Horbach)在他们的文章《针对危机需求的新招聘方法》中提到了需要对此多加留意的地方。此外,塞巴斯蒂安·温德克(Sebastian Wiendieck)还补充了在新冠危机期间中国的劳动权的相关知识。

隐藏在当前危机的一个机会很有可能是更快地转型成现代在线交流模式。在专家访谈中,总编辑Georg von Stein与中国专家们就新冠危机中的商业交流进行了探讨。

即使与新冠肺炎无关也始终最前沿的话题:并购后重组。德国破产法在此处为中国投资者埋下了一些不容小觑的陷阱。倪思昊博士(Nils Krause)和Mirjam Rüve博士将告诉您在紧急情况下最重要的事情。

愿您读有所享,品有所悟!

您还可以在我们的商店中轻松订购订阅您的个人杂志。

小牛遭受亏损

Niu Elektroroller
Quelle: niu.com © Niu

新冠危机对电动车也毫不留情:中国微型车专家兼大众合资企业伙伴小牛电动在上个季度遭受重大损失。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200万元人民币(约154万欧元),而目前净亏损为2640万元人民币(340万欧元)。销售额同比去年下降34.4%至约2.33亿元人民币(约合3000万欧元)。电动踏板车的销量下降幅度更大,下降了近40%,中国国内市场销量下降幅度最大,为43.5%。尽管面临亏损,小牛电动仍保持乐观态度。因为至少中国的新冠危机似乎已经结束。因此预计第二季度的情况将有明显好转。

目前,该公司预计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将介于5.85亿元人民币至6.55亿元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比增长10%至23%。小牛电动CEO李彦对此期望表态道:“我们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持乐观态度,我们也尤其依赖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复苏:我们的国内销售额有望在第二季度恢复健康增长。”

保持乐观的理由

在实施抗击新冠措施期间,小牛不得不关闭厂房,供应商无法交付已订购的货物,许多员工也无法返工。但多亏现金状况相对良好,这些问题得以克服,经销商网络也得到了扶持和巩固。同样令人鼓舞的是,每辆电动踏板车的利润率已大大提高。每辆电动踏板车的收入也增长了约8%,这主要归功于提供了更多的额外设备和服务。

尽管近来有所亏损,但小牛电动仍保持积极心态也是因为产品种类更加广泛了,研发和重启国际业务的支出也增长了50%以上。李彦证实说:“自5月以来,某些国际市场上的经销商已恢复营业,我们正与他们紧密合作,积极跟进我们的扩张计划。我们也非常欢迎扩大我们的产品组合。”

此外,股市上也有好消息。在大约一年半前首次亮相纳斯达克之后,小牛电动又将于2020年5月29日被纳入MSCI中国小盘股指数,这将使公司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关注。

特思通集团收购中国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

Quelle: Tristone © Olivier Le Moal

家族史也有较为复杂的时候,就例如特思通集团:它在年初时通过其中国子公司特思通管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收购了中国汽车供应商安徽中鼎胶管制品有限公司。而卖方则是特思通自己的母公司中国上市集团中鼎集团。人们会认为这样一例从母公司到子公司的交易不会太复杂——但据特思通首席执行官君特·弗勒利希(GünterFrölich)说,中国经济部在2018年禁止了这一交易。

当时,特思通(南特)应将该笔交易作为一家欧洲公司来处理,但这并没有成功,尽管中鼎集团的一员本完全可以被视为中国投资者。但如今终于成功了:弗勒利希说通过中国子公司进行的收购目前进展得很
顺利——这意味着无论当前的疫情局势如何,他都可以积极地展望未来。他指出,中国政府的行为总的来说已有所改变:收购案自2020年年初以来都获得了批准,前不久这还是绝不可能的。

Tristone Germany Frankfurt
Tristone Frankfurt

中鼎明确的收购策略

2016年,中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鼎集团签署了收购特思通的合同,特思通是提供管路技术,即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卖方是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工业集团股份公司(BAVARIA
Industries Group AG)。收购价格为1.7亿欧元。特思通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营业控股公司)和法国南特(注册控股公司),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生产基地为汽车工业的发动机冷却、电池
冷却、空气充气阀/涡轮增压器领域提供现代管路技术解决方案。此前,中方已收购了欧洲的AMK集团(基尔夏伊姆/泰克)、Austria Druckguss GmbH&Co KG(奥地利格莱斯多夫)、WEGU集团(卡塞尔)和Kaco集团(基尔希哈特)。中鼎集团成立于19 8 0年,位于中国宁国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安徽省的一家国际集团,如今在中国拥有3 0多家子公司,在世界其它地区拥有10多家子公司。公司的每个品牌都主要专注于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的零部件生产。中鼎集团在全球所有非轮胎橡胶制品公司中排名
第18位。弗勒利希表示核心专注于控股任务:“我们独立经营公司,运营不受母公司的影响。”
弗勒利希说,巴伐利亚工业集团在挑选收购方时,对管理层的考量也被纳入了考核范围。选中中鼎集团后,安徽宁国中鼎胶管制品有限公司显然与特思通的投资组合完美契合。此次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
的中国本地汽车客户资源。弗勒利希说首要任务是强化特思通在中国在发动机、电池温度控制和增压空气应用等关键业务领域的核心业务——毕竟仅轿车领域的市场就高达6亿欧元。“我们与同样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国际元件设备制造商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但同时,在与众多中国制造商的合作方面我们还有需要进步的空间。”这些年轻的公司尤其在驱动器替代领域需要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电池冷却解决方案。

Tristone Ningguo

加强联络中国本土元件设备制造商

弗勒利希强调,作为系统供应商和开发合作伙伴,该集团在中国(宁国和苏州)拥有两家生产公司,有能力为全球以及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广泛的产品组合。安徽中鼎胶管制品有限公司2019年销售额为
3400万欧元,拥有员工544名。特思通集团在新冠疫情前就制定战略,计划各地区市场将由当地公司供货。“近几年来,许多行业中呈现出逆全球化趋势,我认为此次疫情将加剧这种发展”,弗勒利希分析道。
原则上,新中国子公司的整合与其他地方的整合并没有太大区别。财务、采购、开发、运营和销售等部门都有制订好的时间表,并由指导委员会进行监督。调整管理结构实际上是工作的一部分,如,特思通为
中国管理层安排了一个公司欧洲法人代表作为上级。此举目的是最小化合规风险。目前,主要的合并目标已大部分得到实现。

结论

在中国成立合法实体的子公司(Legal Entity)能够凭借加强联络客户,提高交付稳定性或自然对冲等优势等到更多重要的优先权,正如特思通的例子:因为尽管它也属于中国集团,但收购中国公司还是得由其自己的中国子公司充当买方才能成功——交易得作为当地法律事务起草。你懂的!

 

“在当地进行采购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
对特思通集团首席执行官君特·弗勒利希的简短采访

中国/德国投资平台:您在中国的两家工厂由于疫情已关闭。中国有短时工之类的方案吗?

弗勒利希:没有,中国没有这样的“工具”。员工实际上被迫休年假。这些工厂于3月中旬再次启动了。这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当前后期爆发疫情的欧洲、印度和美国的局势。

君特·弗勒利希
中国当局如何组织停工休业?

政府十分快速颁布了专门的法规。恢复生产的前提是必须在工厂的进出口处安装消毒屏障。规定必须佩戴口罩,但没有提供口罩。幸运的是,我们能在印度购买口罩。

供应链有问题吗?

弗勒利希:我们之前曾努力尝试单独处理各区域业务,例如,中国生产的产品仅投放在中国市场,欧洲市场的货物仅由欧洲工厂提供,北美自由贸易区仅由墨西哥和美国的工厂供货。当然,该策略还包括在本地采购。例如,中国工厂约90%的零件都在本地购买。中国供应链可以满足集团内中国外地区的需求,不出大差错。在此期间,两家中国工厂都已再次在计划内运营起来。

 

简介

特思通管路技术集团集团

成立年份:2010年(分拆的Trelleborg AB)
所属行业:汽车
公司总部:法兰克福(营业),南特(注册)
员工总数:4200人
2019年营业额:3亿欧元
www.tristone.com

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成立:1999
行业:汽车行业
公司所在地:宁国 (安徽省)
员工数量:554
2019年利润:3400万欧元
www.zhongdinggroup.com

 

 

汉诺威再保险计划为中国子公司增资

Quelle: AdobeStock © Mapics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保监会CBIRC)已批准德国再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Hannover Rück)为其上海的全资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从而,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从25.5亿元人民币(约3.3亿欧元)增长了75%以上到45.1亿元人民币(约5.85亿欧元)。这已是短短一年内的第二次增资。2019年9月,其上海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当时还是15.5亿元人民币,汉诺威再保险为其增加了约60%的注册资本。

自2008年成立以来,这家下萨克森州唯一的中国子公司便一直不断发展壮大。仅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再保险业务的销售额就增长了46%,达到约139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欧元)。母公司2019年的总收入达226亿欧元,合并净利润为12.8亿欧元。

再保险业务的成长市场

总体而言,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在近些年来正稳步快速地发展。中国银保监会将这一发展归因于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且监管机构不断推动着市场开放。 2019年12月,韩国的再保险公司大韩再保险公司(Korea Re)被批准在上海开设分公司。在华运营的外国再保险公司便从此增加到了7家。此外,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了德、美的通用再保险公司(Gen Re)和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为其在上海和北京的分公司进行增资。

中国银保监会作出这一系列决定,并指出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不断增长,也因此需要增资。只有这样,这些公司才足以应付中国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总体而言,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在2013年还位居全球第四,而2016年就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宝马持续投资沈阳

Quelle: AdobeStock © aphotostory

合资企业华晨宝马(BBA)持续加大对沈阳的投资。据相关的当地政府称,宝马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华晨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辽宁省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约合36.7亿欧元),其中,宝马今年将出资44亿元人民币(约合5.7亿欧元)。其德国竞争对手大众目前计划在其佛山的两家工厂只生产电动汽车。而这家巴伐利亚企业却与之不同,希望其工厂能进行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经典的燃油车型等产品灵活切换、共线柔性生产。

去年夏天,宝马的沈阳工厂已经登上头条新闻,因为该慕尼黑企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将工厂完全转换为5G(未来的移动无线电标准)的汽车制造商。而此次的这笔新投资也证明了中国工厂作为这家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全球生产中心之一的重要性。由于新冠肺炎暂停的生产线于2020年2月17日再次启动之后,截止2月27日,沈阳工厂已生产了3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宝马在2019年总共在中国售出了72万多辆汽车。因而,中国一直是该企业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也正因如此,宝马在沈阳不断进行投资。

德国再次收紧投资监管

Symbolbild. Gavel und Geld.
Quelle: Adobe Stock © thodonal

通过该修正案,《对外贸易法》(AWG)将与2019年3月21日发布的欧盟第2019/452号条例(“《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相适应,该条例旨在建立针对外商在欧盟境内进行直接投资的审查框架。《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在欧盟层面对投资监管进行了规定,但是对外商投资进行审查或处以禁令仍属于各欧盟成员国的责任。

Quelle: Luther Rechtsanwaltsgesellschaft

新冠疫情下投资保护成为焦点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间,《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受到特别关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防护服、消毒剂、药品以及呼吸器的供应紧缺凸显了在危机时期为国民提供安全的医疗保障的重要性。在受疫情影响而削弱的经济环境下,可能会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公司成为容易的收购对象以及新冠危机相关的工业领域的公司面临出售的情况。此类担忧目前对于研发新冠病毒疫苗或治疗药物的公司尤为明显。国际投资者对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争夺赛已经开始。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3月25日要求其成员国保护制药行业的公司不受外国投资的影响,并在必要时修改国家法规,其中重点关注美国和中国。柏林在这方面已经做好准备,作为庞大的国家新冠疫情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柏林已经启动了新的经济维稳基金,通过该基金,德国政府可以参股德国公司以防其被外国投资者收购。但是,这样的“强心剂”可能只在极端情况下发生。预计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将通过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更加频繁地禁止交易。

图片来源: Luther Rechtsanwaltsgesellschaft

《对外贸易法》以及《对外贸易条例》的主要修订

《对外贸易法》(AWG)和《对外贸易条例》(AWV)为审查在德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德国收紧外商在德投资政策,其中包括将特殊安全行业的投资审查门槛从外商投资者收购德国公司25%的投票权降至10%的投票权,并且将关键基础设施(例如能源供应商)纳入投资监管范围内。

迄今为止,若收购会对德国的公共安全和秩序造成实际并且足够严重的危害,则可以根据《对外贸易法》第5条第2款采取《对外贸易法》第4条第1款中所规定的与非欧盟收购方收购内资公司相关的限制和负加行为义务。而从现在开始,根据《对外贸易法》的修正案草案,只需要对德国的公共秩序或安全造成可能的侵害,而不需要造成实际的危害。与此同时,所保护的利益不再仅限于德国,而是延伸至整个欧盟及其成员国。此外,就军备和信息技术安全产品,不仅要审查其制造商和开发商,而且还要审查使用或改造此类产品的公司。联邦政府称,此项举措可以促成更具前瞻性的投资监管。

此外,该修正案草案将《对外贸易法》第15条第3款规定的“交割禁令”扩展至所有根据《对外贸易条例》(AMV)需要进行申报的法律行为。到目前为止,“交割禁令”仅适用于特定领域(军备和信息技术安全公司)的投资审查。相反,在《对外贸易法》修改之后,在审查期间,不能对跨部门领域(适用于所有行业)的负有申报义务的收购进行交割。该项新规定旨在防止“抢跑”,即在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以及审查程序结束之前使其成为既成事实(如获得关键技术或安全相关的信息泄露)。

除《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外,联邦政府拟对《对外贸易条例》作进一步的调整和补充。特别是,应对《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第4条中所提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定义和编目。例如,可能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和量子技术包括其中,在上述领域中,若外商收购股份比例超过10%,则存在申报义务并且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可能对其进行审查。在目前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不排除该目录将扩大至医疗健康领域或其他领域。

图片来源: Luther Rechtsanwaltsgesellschaft

对新修订的评论

与近年来对《对外贸易条例》的修改一样,《对外贸易法》的第三次修订受到了商界的广泛批评。例如,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德国工商总会(DIHK)和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反对《对外贸易法》的再次收紧,并一致认为此举在当前全球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是错误的信号。不断涌现的新监管障碍正在削弱德国作为投资目的国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危机时期,比如眼下的新冠疫情,都凸显了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以及德国工业为能够保障充足的国民供应对开放市场的依赖度。

在未来,德国联邦政府将比以往更容易限制欧盟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并且通过目前所计划的法律修订干涉受宪法保护的私有财产和私人自治。联邦政府早就表示要对“关键技术”采取与“关键基础设施”类似的限制规定,以便联邦政府未来能够在不通过立法机构的情况下扩大相关领域的目录。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实际和足够严重的危害”这一饱受争议且未予界定的法律概念,将预计转为对公共安全或秩序的“可能的侵害”这一更为模糊的概念。随着投资管制的一再收紧和审查标准的不断放宽,德国距离透明度和法律确定性也越来越远。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其判决中要求,为满足宪法的禁止过度原则(Übermaßverbot),干涉性的规范必须足够确定。《对外贸易法》修正案草案未对德国监管机构广泛扩张的衡量空间进行具体化,尽管这是宪法所要求的,而这可能导致法律争议。但是,比上述法律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德国以此发出的政治信号。尤其是在中国,人们警惕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不影响德国的国际声誉和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应当就审查标准颁布具体的指示。

结论:对并购实务的影响

对于并购交易实务而言,《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对相关各方都意味着不确定性。未来,在涉及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投资者)的交易中,需要更仔细地审查收购交易是否属于《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条例》的适用范围,或者是否主动申请“无异议证明”。修订后,所有依《对外贸易条例》负有申报义务的法律交易在审查程序结束前为效力待定的状态。因此,必须更多并且更早地对该问题进行关注。德国正在跟随世界趋势,而投资审查将成为跨境交易中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经济形势 – 中国的复苏之路

Quelle: AdobeStock ©Shutter2U

2020年3月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完全恢复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但3月份的经济指标已经有了再次改善: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月份的历史最低点35.7上升至3月的52.0,从而略高于50的扩展阈值。服务业领域的指数从2月的29.6点升至3月的52.3。但是,整个2020年第一季度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萎缩,国内生产总值(BIP, 译者注: GDP)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8%。这是自1976年以来的第一季度负值。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较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更低一些,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月至3月的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4%。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如此的情况,同比下降16.1%。(www.iwkoeln.de)

中国经济景气期望值有所上升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情况改善的前景似乎正变得明朗起来。在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和上海复旦大学4月份的民意调查中,经济景气期望值正在强劲增长。基于中国经济调查(CEP)的CEP指数有所上升,并显示出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对中国未来十二个月的景气期望值,目前为36.5点,比前一个月高25.4点(2020年3月:11.1点)。然而,接受采访的专家们对2020年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也降到了仅2.0%,而之前还是4.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的下降归因于第一季度令人难以相信的糟糕发展。而在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表现应当会再次增长4.2%。”来自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的高级研究员米歇尔·施罗德(Michael Schröder)这样解释到。此外,对2021年的增长预测降至5.1%,与上个月的预测相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在各行业层面反映出来的积极期望是有差异的:对重要工业部门(化学/制药,电子,机械工程和IT)的评估持续下降,而对汽车,消费/零售和建筑业则有更好的预期。
www.zew.de